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2025年02期

直肠高分辨MRI评估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价值分析

陈晓恺;翟钰瑄;毛涛;任琳琳;

目的:探讨直肠高分辨MRI在评估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经我院行直肠癌手术治疗的146例患者,回顾性收集其术前直肠高分辨MRI的T、N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结果:采用Kappa法检验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89.73%,与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为0.80,一致性较好(P<0.01)。N分期的准确率为59.59%,与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为0.31(P<0.01),一致性较差。结论:高分辨率MRI是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有力工具,尤其对T分期的诊断具有高准确率。尽管对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较低,但该技术仍为直肠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2025 年 02 期 v.3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3393;81602056); 青岛大学医学部“青年人才助力计划”项目
[下载次数: 6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系统硬化症相关肺动脉高压早期筛查及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

胡海;万青;王铮;周子鹏;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系统性硬化症相关肺动脉高压早期筛查及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系统性硬化症诊断标准患者5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不伴肺动脉高压组和伴有肺动脉高压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特征及治疗前、后经胸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雷诺现象、呼吸道症状,食管钡餐检查及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值与心包积液上存在差异性(P<0.05),患者的关节症状及射血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不仅能早期预估系统硬化症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而且能够有效评估治疗前、后期的肺动脉压及心包积液等情况,为临床指导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保障,使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值得临床早期筛查运用。

2025 年 02 期 v.37 ;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8ZY2048)
[下载次数: 37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核磁共振时间扩散谱成像检测细胞大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王译欧;张晓东;

传统的细胞大小测量方法多依赖于侵入性活检,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综述了磁共振成像(MRI)领域的一项新技术—使用有限光谱编辑扩散成像微观结构参数(imaging microstructural parameters using limited spectral editing of diffusion,IMPULSED),与传统的侵入性活检相比,IMPULSED技术实现了无创测量平均细胞大小。该技术基于时间扩散谱成像(temporal diffusion spectroscopy,TDS)原理,通过在广泛扩散时间内测量水分子的扩散范围,探测不同长度尺度上的细胞微结构。通过临床前研究和初步的人体成像应用,验证了IMPULSED技术能够有效地测量肿瘤细胞的平均大小,其测量值与通过活检获得的细胞大小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该技术在乳腺癌和肝脏疾病的临床评估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尽管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模型简化可能导致对特定细胞变化的敏感性降低,但IMPULSED技术为磁共振成像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扩展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并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5 年 02 期 v.37 ;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4A1515010352)
[下载次数: 7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合并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内科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肖雨雄;李琳;邓芸;陈宝峰;

目的: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schemic mitral regurgitation,IMR)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严重程度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如何正确处理和评估IMR,已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研究旨在利用3D-TEE分析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利用3D-TEE对我院心内科、心外科收治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冠心病患者81例及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检查,测量常规心脏参数后应用MVQ软件测量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二尖瓣叶、瓣环解剖形态学参数,分析其变化特点。所有患者根据通过药物规范治疗2~3周后治疗效果分为W、H两组,治疗后其反流量无明显变化者55例为W组,反流量减轻至中度以下者26例为H组,收集W、H组及对照组患者常规超声心动图、3D-TEE测量数据。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左室大小、LVEF与对照组总体有显著差异(P<0.05),H组患者经治疗后左室大小较治疗前缩小、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与正常人群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研究组二尖瓣三维参数与对照组总体有显著差异(P<0.05),H组患者治疗后:二尖瓣环前外后内侧直径(DALPm)、瓣环前后径(DAP)、瓣环周长(C3D)、瓣环的最小三维面积(A3Dmin)、环绕椭圆度(E2D)较治疗前缩小(P<0.05),瓣环高度(AH)、瓣环高度与前外后内侧直径的比率(H/DAIPm)、瓣叶投影平面中的前外后内侧直径(L2DALPm)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与正常人群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TEE利用高频探头近距离探查能够精准评估二尖瓣复合体解剖结构,不受气体、肥胖等因素影响,可以准确评价冠心病合并中重度IMR患者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前、后二尖瓣瓣叶、瓣环的结构特征,评估IMR的预后,指导下一步的临床治疗;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的3D-TEE检查,发现IMR反流程度减轻的患者左室重构减轻,左室腔缩小,左室收缩功能相对增加,二尖瓣环及体表面积缩小,二尖瓣瓣叶对合增加,说明左心室形态恢复、功能增加、二尖瓣环构型相对朝向正常“鞍状”结构的回归,保证二尖瓣环及瓣叶结构的稳定性,减轻IMR的反流程度。

2025 年 02 期 v.37 ; 韶关市科技局支持科研工作者立项项目(220914166576697); 韶关市卫生健康科研项目(Y22105)
[下载次数: 26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41,720
今日访问量:108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